摘要:中国公司债市场正出现不祥迹象,逾7万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 FT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规模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市场正在出现不祥迹象。去年该市场创下违约纪录。今年的违约数字很可能还会更高。北京方面希望在改革市场的同时降低杠杆。这种危险局面在好转之前将会变得更糟。
经历多年由债务驱动的企业支出之后,中国离岸债券的违约总额正在激增。今年1月录得的27亿美元约为去年全年总额的三分之一。最大“贡献者”是半导体公司清华紫光(Tsinghua Unigroup)的20亿美元违约。
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涉及的赌注很高。随着中国公司竞相获得离岸资金,美元债券的发行量近年激增。离岸市场今年将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券到期。

外资持有的在岸债券也处于创纪录高位。去年的违约总额创下近300亿美元的纪录。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达到新的高峰。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合1.1万亿美元)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评级机构惠誉(Fitch)称,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债务到期的悬崖扑面而来之际,中国企业和与国家有联系的发行人发现再融资的难度加大。
违约在中国债券市场曾是罕见的——这得益于让拖欠债务的公司得以继续借款的纾困行动。去年几家国营企业的违约是一个危险信号。曾经被视为带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债券可能已经失去了这类后盾。
北京方面已经重启了因疫情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打击而暂停的去杠杆计划。中国央行近期在发出信号表明,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宽松。上周,它从银行体系抽走了部分流动性。
债务到期的悬崖常常被证明可以克服。中国善于避免全面信贷危机。但是市场仍在朝着前所未有的违约激增发展。债券持有人应该系好安全带。你可能会遇到一段过山车般的颠簸经历。■
分享到:
中国公司债是否会出现违约潮?
中国公司债是否会出现违约潮?
发布日期:2021-02-05 10:37
摘要:中国公司债市场正出现不祥迹象,逾7万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 FT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规模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市场正在出现不祥迹象。去年该市场创下违约纪录。今年的违约数字很可能还会更高。北京方面希望在改革市场的同时降低杠杆。这种危险局面在好转之前将会变得更糟。
经历多年由债务驱动的企业支出之后,中国离岸债券的违约总额正在激增。今年1月录得的27亿美元约为去年全年总额的三分之一。最大“贡献者”是半导体公司清华紫光(Tsinghua Unigroup)的20亿美元违约。
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涉及的赌注很高。随着中国公司竞相获得离岸资金,美元债券的发行量近年激增。离岸市场今年将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券到期。

外资持有的在岸债券也处于创纪录高位。去年的违约总额创下近300亿美元的纪录。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达到新的高峰。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合1.1万亿美元)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评级机构惠誉(Fitch)称,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债务到期的悬崖扑面而来之际,中国企业和与国家有联系的发行人发现再融资的难度加大。
违约在中国债券市场曾是罕见的——这得益于让拖欠债务的公司得以继续借款的纾困行动。去年几家国营企业的违约是一个危险信号。曾经被视为带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债券可能已经失去了这类后盾。
北京方面已经重启了因疫情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打击而暂停的去杠杆计划。中国央行近期在发出信号表明,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宽松。上周,它从银行体系抽走了部分流动性。
债务到期的悬崖常常被证明可以克服。中国善于避免全面信贷危机。但是市场仍在朝着前所未有的违约激增发展。债券持有人应该系好安全带。你可能会遇到一段过山车般的颠簸经历。■
摘要:中国公司债市场正出现不祥迹象,逾7万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 FT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规模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市场正在出现不祥迹象。去年该市场创下违约纪录。今年的违约数字很可能还会更高。北京方面希望在改革市场的同时降低杠杆。这种危险局面在好转之前将会变得更糟。
经历多年由债务驱动的企业支出之后,中国离岸债券的违约总额正在激增。今年1月录得的27亿美元约为去年全年总额的三分之一。最大“贡献者”是半导体公司清华紫光(Tsinghua Unigroup)的20亿美元违约。
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涉及的赌注很高。随着中国公司竞相获得离岸资金,美元债券的发行量近年激增。离岸市场今年将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券到期。

外资持有的在岸债券也处于创纪录高位。去年的违约总额创下近300亿美元的纪录。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达到新的高峰。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合1.1万亿美元)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评级机构惠誉(Fitch)称,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债务到期的悬崖扑面而来之际,中国企业和与国家有联系的发行人发现再融资的难度加大。
违约在中国债券市场曾是罕见的——这得益于让拖欠债务的公司得以继续借款的纾困行动。去年几家国营企业的违约是一个危险信号。曾经被视为带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债券可能已经失去了这类后盾。
北京方面已经重启了因疫情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打击而暂停的去杠杆计划。中国央行近期在发出信号表明,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宽松。上周,它从银行体系抽走了部分流动性。
债务到期的悬崖常常被证明可以克服。中国善于避免全面信贷危机。但是市场仍在朝着前所未有的违约激增发展。债券持有人应该系好安全带。你可能会遇到一段过山车般的颠簸经历。■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OR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OR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分享到:
中国公司债是否会出现违约潮?
中国公司债是否会出现违约潮?
发布日期:2021-02-05 10:37
摘要:中国公司债市场正出现不祥迹象,逾7万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 FT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规模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市场正在出现不祥迹象。去年该市场创下违约纪录。今年的违约数字很可能还会更高。北京方面希望在改革市场的同时降低杠杆。这种危险局面在好转之前将会变得更糟。
经历多年由债务驱动的企业支出之后,中国离岸债券的违约总额正在激增。今年1月录得的27亿美元约为去年全年总额的三分之一。最大“贡献者”是半导体公司清华紫光(Tsinghua Unigroup)的20亿美元违约。
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涉及的赌注很高。随着中国公司竞相获得离岸资金,美元债券的发行量近年激增。离岸市场今年将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券到期。

外资持有的在岸债券也处于创纪录高位。去年的违约总额创下近300亿美元的纪录。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达到新的高峰。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合1.1万亿美元)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评级机构惠誉(Fitch)称,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债务到期的悬崖扑面而来之际,中国企业和与国家有联系的发行人发现再融资的难度加大。
违约在中国债券市场曾是罕见的——这得益于让拖欠债务的公司得以继续借款的纾困行动。去年几家国营企业的违约是一个危险信号。曾经被视为带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债券可能已经失去了这类后盾。
北京方面已经重启了因疫情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打击而暂停的去杠杆计划。中国央行近期在发出信号表明,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宽松。上周,它从银行体系抽走了部分流动性。
债务到期的悬崖常常被证明可以克服。中国善于避免全面信贷危机。但是市场仍在朝着前所未有的违约激增发展。债券持有人应该系好安全带。你可能会遇到一段过山车般的颠簸经历。■
摘要:中国公司债市场正出现不祥迹象,逾7万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 FT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规模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市场正在出现不祥迹象。去年该市场创下违约纪录。今年的违约数字很可能还会更高。北京方面希望在改革市场的同时降低杠杆。这种危险局面在好转之前将会变得更糟。
经历多年由债务驱动的企业支出之后,中国离岸债券的违约总额正在激增。今年1月录得的27亿美元约为去年全年总额的三分之一。最大“贡献者”是半导体公司清华紫光(Tsinghua Unigroup)的20亿美元违约。
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涉及的赌注很高。随着中国公司竞相获得离岸资金,美元债券的发行量近年激增。离岸市场今年将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券到期。

外资持有的在岸债券也处于创纪录高位。去年的违约总额创下近300亿美元的纪录。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达到新的高峰。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合1.1万亿美元)的在岸债券将在今年到期。评级机构惠誉(Fitch)称,其中近五分之一属于资产负债表不稳健的公司。
债务到期的悬崖扑面而来之际,中国企业和与国家有联系的发行人发现再融资的难度加大。
违约在中国债券市场曾是罕见的——这得益于让拖欠债务的公司得以继续借款的纾困行动。去年几家国营企业的违约是一个危险信号。曾经被视为带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债券可能已经失去了这类后盾。
北京方面已经重启了因疫情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打击而暂停的去杠杆计划。中国央行近期在发出信号表明,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宽松。上周,它从银行体系抽走了部分流动性。
债务到期的悬崖常常被证明可以克服。中国善于避免全面信贷危机。但是市场仍在朝着前所未有的违约激增发展。债券持有人应该系好安全带。你可能会遇到一段过山车般的颠簸经历。■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OR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OR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OR 特别推荐
OR 特别推荐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关注我们OR
关注我们
OR
OR | 商业新媒体

地址:中国成都市高新区天华路299号
邮编:610041
手机:18982085896 邮箱:info@or123.net
网址:or123.net
© The O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