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证券报》11月26日发表头版文章称,随着经济改善,中国很可能会退出部分刺激措施,但不会很快加息。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分享到:
官媒:中国退出刺激之际不会很快加息
官媒:中国退出刺激之际不会很快加息
发布日期:2020-11-27 05:36
摘要:“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证券报》11月26日发表头版文章称,随着经济改善,中国很可能会退出部分刺激措施,但不会很快加息。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摘要:“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证券报》11月26日发表头版文章称,随着经济改善,中国很可能会退出部分刺激措施,但不会很快加息。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OR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OR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分享到:
官媒:中国退出刺激之际不会很快加息
官媒:中国退出刺激之际不会很快加息
发布日期:2020-11-27 05:36
摘要:“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证券报》11月26日发表头版文章称,随着经济改善,中国很可能会退出部分刺激措施,但不会很快加息。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摘要:“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OR--商业新媒体 】
《中国证券报》11月26日发表头版文章称,随着经济改善,中国很可能会退出部分刺激措施,但不会很快加息。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参考前几轮宽松政策退出的经验,‘紧货币’与‘紧信用’不可避免,政策利率上调也是正常现象。不过,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还看不到货币当局主动上调政策利率,”文章称。
虽然这家官方报纸没有将其观点归因于某个决策者,而是主要引用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但头版报道可能被视做官方的政策信号。
自夏季以来,中国官员一直在谈论逐步缩减刺激措施,同时有迹象表明,强劲的出口增长及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尽管一系列有政府背景企业的违约近来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巨震,但中国人民银行仍在削减紧急支持措施。
中国央行2020年采取了慎重的方式提供货币支持: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并允许企业延期还贷,但没有出台其他地方那样的大规模刺激。行长易纲早在6月就告诉市场人士要开始考虑宽松金融政策实施退出的可能。
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本月初表示,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但是时机和方式需要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大约两周前表示,中国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了。
在经济复苏迹象和对退出货币刺激的预期中,中国政府债券收益率自年中以来大幅上升。撰文/彭博■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OR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OR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OR 特别推荐
OR 特别推荐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关注我们OR
关注我们
OR
OR | 商业新媒体

地址:中国成都市高新区天华路299号
邮编:610041
手机:18982085896 邮箱:info@or123.net
网址:or123.net
© The O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