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

【OR--商业新媒体 】
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与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202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新冠疫情后保障经济。2021年的挑战将是推动经济回到长期潜在水平。2021年上半年经济可能会大幅增长,然后在下半年降温。由此而来的难点在于调整政策组合和有控制地减少宽松政策。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相关文章
分享到:
2021年中国经济将强劲反弹
2021年中国经济将强劲反弹
发布日期:2020-11-19 13:53
摘要: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

【OR--商业新媒体 】
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与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202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新冠疫情后保障经济。2021年的挑战将是推动经济回到长期潜在水平。2021年上半年经济可能会大幅增长,然后在下半年降温。由此而来的难点在于调整政策组合和有控制地减少宽松政策。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相关文章
摘要: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

【OR--商业新媒体 】
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与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202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新冠疫情后保障经济。2021年的挑战将是推动经济回到长期潜在水平。2021年上半年经济可能会大幅增长,然后在下半年降温。由此而来的难点在于调整政策组合和有控制地减少宽松政策。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相关文章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分享到:
2021年中国经济将强劲反弹
2021年中国经济将强劲反弹
发布日期:2020-11-19 13:53
摘要: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

【OR--商业新媒体 】
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与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202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新冠疫情后保障经济。2021年的挑战将是推动经济回到长期潜在水平。2021年上半年经济可能会大幅增长,然后在下半年降温。由此而来的难点在于调整政策组合和有控制地减少宽松政策。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相关文章
摘要: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

【OR--商业新媒体 】
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与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202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新冠疫情后保障经济。2021年的挑战将是推动经济回到长期潜在水平。2021年上半年经济可能会大幅增长,然后在下半年降温。由此而来的难点在于调整政策组合和有控制地减少宽松政策。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中国经济有望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1%,2020年增长2.2%,为40年来最低增速,但这会使中国成为新冠危机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经济反弹力度将是惊人的——彭博经济学家预测会创下8.2%的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年初增速可能远高于潜在水平,然后在下半年向长期水平回落。
经济增长预测
政策支持可能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完全收回。预算赤字目标可能会降低至相当于GDP的3%,并减少特别国债发行。货币宽松可能有限,重点仍将是定向和直接支持。
在中美关系可能更加稳定以及新冠疫苗推出快于预期的情况下,风险偏向于上行。主要下行风险是私人部门复苏乏力。
2020年回顾
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展开V型复苏。一季度同比萎缩6.8%,随后两个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增长约6.1%。这展现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大规模定向政策支持措施的影响。
全球同步复苏将刺激2021年出口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变量。
与其它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在2020年受到了外部需求锐减的影响。但在竞争对手继续受困于各种限制措施的同时,中国相对较快地恢复了生产,从而得以在一些市场上扩大了份额。
中国出口份额
如果一切开始随着疫苗供应而回到正轨,预计2021年全球将同步复苏,从而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持。但也面临着市场份额上升趋势被逆转的潜在不利因素。对1,000种出口商品进行的分析表明,出口尤其是下半年出口将可能放缓。
消费
近几个月来,消费增速开始超过经济产出的增长,突显了内需在复苏进入深入阶段时的重要性。
城市对推动消费反弹至关重要。因为收入损失程度更大,贡献了全国支出总额85%以上的城市支出在一季度比农村地区下滑更多,且二、三季度反弹得更少。
城乡收支
投资
公共投资在支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私人公司投资(约贡献了30%工业利润和80%的就业)对于实现可自我维持的复苏至关重要。
2020年前10个月公共投资同比增长4.9%,2021年应该会继续反映政府支持的影响。撰文/彭博■
相关文章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OR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OR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关注我们OR
关注我们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