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

【OR--商业新媒体 】
在岸信用债市场投资者注意了,违约风险仍在积聚:2021年一季度就将迎来逾千亿元的高收益债券到期。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分享到:
中国逾千亿高收益债一季度集中到期 信用债风险暗流涌动
中国逾千亿高收益债一季度集中到期 信用债风险暗流涌动
发布日期:2020-12-22 18:14
摘要:“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

【OR--商业新媒体 】
在岸信用债市场投资者注意了,违约风险仍在积聚:2021年一季度就将迎来逾千亿元的高收益债券到期。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摘要:“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

【OR--商业新媒体 】
在岸信用债市场投资者注意了,违约风险仍在积聚:2021年一季度就将迎来逾千亿元的高收益债券到期。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分享到:
中国逾千亿高收益债一季度集中到期 信用债风险暗流涌动
中国逾千亿高收益债一季度集中到期 信用债风险暗流涌动
发布日期:2020-12-22 18:14
摘要:“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

【OR--商业新媒体 】
在岸信用债市场投资者注意了,违约风险仍在积聚:2021年一季度就将迎来逾千亿元的高收益债券到期。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摘要:“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

【OR--商业新媒体 】
在岸信用债市场投资者注意了,违约风险仍在积聚:2021年一季度就将迎来逾千亿元的高收益债券到期。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以到期收益率高于8%为标准,彭博汇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高收益债到期规模将超过281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会在一季度到期。
明毅博厚投资总经理李元丰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货币政策“不急转弯”,但不是不转弯,意味着重新转向稳杠杆,“那么在大量到期续发压力下,信用债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彭博数据显示,一季度约1210亿元面临兑付的高收益债中,超过60%为2016年交易所债市扩容之时所发债券,另有约17%左右为今年初疫情之下货币政策宽松之际所发债券。
暖流资产多策略投资总监李凯表示,受到临近年底一系列国企违约事件的冲击,机构对2021年信用债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弱资质主体的再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四季度以来,永城煤电、华晨汽车集团和紫光集团等主体的连续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境内债市的违约规模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尽管国务院金稳委随后要求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但国企信仰已受明显冲击。
中国债券市场上并没有明确的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定义,从当前的利率环境看,8%已是相对较高的债券融资成本。前述到期数据未考虑短期债券可能集中发行带来扰动的影响。撰文/彭博■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OR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OR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关注我们OR
关注我们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