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则合并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 托马斯•黑尔 , 康河信 香港报道
【OR--商业新媒体 】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分享到:
中国对外资扩大资本市场准入
中国对外资扩大资本市场准入
发布日期:2020-11-02 08:11
新规则合并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 托马斯•黑尔 , 康河信 香港报道
【OR--商业新媒体 】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新规则合并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 托马斯•黑尔 , 康河信 香港报道
【OR--商业新媒体 】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分享到:
中国对外资扩大资本市场准入
中国对外资扩大资本市场准入
发布日期:2020-11-02 08:11
新规则合并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 托马斯•黑尔 , 康河信 香港报道
【OR--商业新媒体 】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新规则合并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 托马斯•黑尔 , 康河信 香港报道
【OR--商业新媒体 】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 info@or123.net)
让国际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新规则已经生效,为北京方面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体系增添了势头。
上周日生效的新措施,更新了规范外资进入中国庞大资本市场的官方制度。
它们大幅扩大了中国在岸期货市场(对冲股市头寸以及押注价格走势的重要工具)的准入。境外投资者还将可以借出其持有的在上海和深圳交易的股票,让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它们来持有空头头寸。
此举是开放中国庞大但受到严格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最新一步。中国正通过这一进程与华尔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尽管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不断加剧。
新规则合并了原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旨在简化和加快国际投资者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并消除对他们可以持有的头寸大小的约束。
“如果你是任何金融机构,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中国现在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独立分析师、中国金融体系专家侯伟伟(Fraser Howie)表示。“(对中国而言)这确实是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高峰。”
过去20年期间,中国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制度——以及2014年开通的香港与内地股市连通计划——进入其在岸股票市场。
但是,在境外资金大举涌入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之际,北京方面今年显著增强了金融改革意愿。
10月,中国股票的总市值达到创纪录的逾10万亿美元,而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创新高。9月,中国国债被纳入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为估计1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铺平了道路。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表示,这套于9月首次公布的新规则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范围扩大”。
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表示,更好的对冲能力是“人们扩大市场敞口的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些规则生效之际,中国高层围绕第14个五年规划召开的会议上周在北京结束;此次会议强调在目前被美国主宰的一系列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北京和华盛顿方面之间在贸易和获取尖端技术方面的争执,与中国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市场的举动形成反差。
“美中之间的紧张,或者来自国外的压力,也许会成为中国当局或监管机构推行更多改革的催化剂,”刘劲津补充说。“你必须改革,必须开放以应对所有这些外部挑战”。
Wang Xueqiao上海补充报道■
读者评论
读者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OR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OR
最新资讯OR
最新资讯
OR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热门排行榜OR
热门排行榜
OR
关注我们OR
关注我们
OR